酒與中國文化也形成了奇特的依附關系。從古至今不少名人和酒也有很多值得一說的故事。
酒是中國飲食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,古往今來,無論是一些重大的政治 事件,還是人們?nèi)粘I钪械墓?jié)日民俗,都與酒、與酒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 關系。作為酒的故鄉(xiāng),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早釀造酒的地方之一,也是產(chǎn)生 眾多酒文化的豐沃土壤,酒與中國文化也形成了奇特的依附關系。從古至今不少名人和酒也有很多值得一說的故事。
在古代但凡是青年才俊,名士大夫就沒有一個是不愛酒的。比如醉翁歐陽修 ,酒仙李白。
歐陽修是眾人皆知的醉翁,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,寫下了他的名篇《醉翁亭 記》。歐陽修喜好酒,他的詩文中亦有不少關于酒的描寫。慶歷間賈文元任 昭文相時,常與歐陽修暢飲。賈知歐陽修飲酒時喜歡聽曲,所以預先叮囑一 官妓,準備些好曲子來助興。誰知這官妓聞而不動,再三催促,仍就無動于 衷。賈文元感到很無奈。不料在宴席上,這位官妓在向歐陽修敬酒祝壽時, 一曲又一曲地獻唱。歐陽修側耳細聽,聽完一曲,飲一大杯酒,心情十分痛 快。賈文元感到奇怪,過后一問,才知道官妓所唱的曲,全是歐陽修作的詞 。
晚年的歐陽修更是自稱有藏書一萬卷,琴一張,棋一盤,酒一壺,陶醉其間 ,怡然自樂??梢姎W陽修與酒須臾不離。
李白就更不用說了,他愛喝酒跟他的詩一樣出名。
李白一生嗜酒,可以說是與酒相伴一生。杜甫的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李白斗 酒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?!睒O其傳 神地描繪了李白。
關于李白與酒的傳說很多,其中有這樣一段故事:李白在長安受到排擠,浪 跡江湖時,一次喝醉酒騎驢路過縣衙門,被衙役喝住。李白說:“天子為我 揩過吐出來的食物,我親口吃過御制的羹湯。我賦詩時,貴妃為我舉過硯, 高力士為我脫過鞋。在天子門前,我可以騎著高頭大馬走來走去,難道在你 這里連小小的毛驢都騎不成嗎?”縣令聽了大吃一驚,連忙賠禮道歉。
飲酒給李白帶來了許多快樂,他在詩中說“且樂生前一杯酒,何須身后千載 名”,高唱“百年三萬六千日,一日須飲三百杯”,要“莫惜連船沽美酒, 千金一擲買春芳”,要“且就洞庭賒月色,將船買酒白云邊”,一會兒“高 談滿四座,一日傾千觴”,一會兒又“長劍一杯酒,丈夫方寸心”,酒已經(jīng) 成了李白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古人喝酒,更多喝的是意境,便是歐陽修那書一卷,琴一張,棋一盤,酒一 壺酒一壺,陶醉其間,怡然自樂的意境。
古代文人墨士愛酒,近代的名士學者也不遑多讓。
首先要說的就是我們的周恩來,周總理。周總理這一生與茅臺結下了不解之 緣。
據(jù)說周恩來酒量極大,堪稱“千杯不醉”,據(jù)說,紅軍長征時期,周恩來曾 用超過1兩的杯子喝下25杯茅臺酒。
1945年,為避免內(nèi)戰(zhàn)、爭取和平,國共兩黨在重慶舉行和平談判。在談判期 間的一次宴會上,周恩來與毛澤東形影不離,代替毛澤東一杯接一杯酒地干 杯,擋回國民黨人士一圈又一圈的“攻勢”。
總理平生醉酒只有三次:第一次醉于新婚夜,第二次在莫斯科“外交醉酒” ,第三次為援朝戰(zhàn)士慶功而醉。
1975年開始,乘坐中國民航國際航班的旅客都免費贈送茅臺酒1瓶。后來改 為免費供應,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取消。
周恩來一生最常喝的酒,當屬茅臺?;厮葜?935年3月16日,紅軍攻占茅臺 鎮(zhèn)后,為了保護茅臺酒生產(chǎn)作坊不受損失,周恩來領導下的軍委政治部就曾 于生產(chǎn)茅臺酒最多的成義、榮和、恒興3家酒坊門口貼出布告:“民族工商 業(yè)應鼓勵發(fā)展,屬于我軍保護范圍。私營企業(yè)釀制的茅臺老酒,酒好質佳, 一舉奪得國際巴拿馬大賽金獎,為國人爭光,我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,對 酒灶、酒窖、酒壇、酒甑、酒瓶等一切設備,均應加以保護,不得損壞,望 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。”這足以看出周總理對茅臺酒的喜愛。
新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是很喜歡飲酒的,他的故鄉(xiāng)紹興是有名的酒鄉(xiāng),但 他喝酒從不狂飲,而是于款斟慢呷中體味喝酒的情趣。魯迅還塑造了不少嗜 酒的人物形象,在“咸亨酒店”里,《在酒樓上》,阿Q、孔乙己、呂緯甫 等人物栩栩如生。魯迅還曾寫過一篇《范愛農(nóng)》的紀念文章,生動地描寫了 一位苦悶、潦倒的舊知識分子形象,這位愛喝酒的同鄉(xiāng)好友最后醉酒溺亡在 河水中。1927年9月,在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上,魯迅作了題為《魏晉風度 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系》的學術演講,精辟地分析和論述了魏晉時期酒在文 人創(chuàng)作和心理上所起的作用。可見魯迅對酒是頗有研究的。
1988年春以九旬高齡辭世的葉圣陶先生,是民國文壇的元老之一。當有人問 他長壽的秘訣時,他笑著說:“喝酒?!?br/> 詩和酒、酒與文人,他們可以說是密不可分,相輔相成,在歷經(jīng)千古滄桑之 后,伴隨著人類生息繁衍的過程,釀造了華夏的不朽文明。